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成效内容)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成效内容)

时间:2021-06-27 14:55:13 阅读:258

(平潭广播电视台)

波澜壮阔的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的卓越岁月,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0年卓越岁月,70年辉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与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联合推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 专栏,回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非凡的70年历史,重温历史上记载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呈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了,由富到强的伟大飞跃,展现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图为1955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华社发

1955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布成立。到1965年,随着新中国成立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

在统一共和国框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考虑到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各民族都表现出“大杂居、小杂居”的特点,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加“全国爱心雪域行”的民族团结代表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合影(2012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觉果照片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聚居民族的人口和地域大小,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952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和行政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套切实可行的民族政策的实施,为游牧少数民族定居、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提供了条件。世世代代狩猎的鄂伦春族,建立了定居点,愉快地搬进了新房。苦聪人,长期生活在古老的森林里,身上盖着兽皮,吃着野果,过着悲惨的生活,走出森林,定居下来。

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里跳舞(数据照片)。新华社记者傅俊社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5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各地纷纷成立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一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开始形成,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进步。

中央民族大学(现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正在上课(数据照片)。新华社记者

苦聪姐妹张敏乐(右一,10岁)和张(左一,8岁)在云南省哲米县纳米小学和同学一起上课(数据照片)。新华社记者严一光照片

新华网

平潭广播电视台制作,

值班编辑:郑晓燕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的记录)

下一篇:工作证明的格式(贫困证明模板)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