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叙事(语文教师教学叙事范文30篇)
【教育叙事】王新生|老师,请把教室还给孩子们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句话在中国教育界流行了几十年。新课改后,大家似乎不再喜欢这句话,认为它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产物。近年来,出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平等首席”、“指导案例”等新名词。无论如何,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呈现都取决于学生。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就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体,即使老师向别人学习,也只能是昏昏欲睡。
11月中旬,谷熹中学和祁门一中的老师来我校授课;下半年,学校推出了为期两周的公开课活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还上了九年级借课的初中语文公开课;12月4日,我校组织小学数学老师到休宁溪口中心小学观摩交流。通过听课、评课、交流,对课堂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思考,也在不同场合与同行交流过。
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孩子。中国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老师们渴望把他们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几十分钟,讲知识讲例题,怕学生的阅读、讨论、思考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在互联网时代,所谓的“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语文课的“作者简介”,让学生在网上查资料,老师可以强调重点。11月15日,祁门一中教师王书玲在我校八年级《带着理想去飞翔》班召开班会。全班在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中自然生成了——,让学生畅所欲言,畅谈自己的理想;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纸上,分析理想在克服挫折中的作用;播放一个中学生的励志视频,孩子们会把理想的纸条折叠成纸飞机,在校园里飞。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没有空洞的理论解释。学生内化自我,谈理想,谈阅读,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科学设计课堂留白,把课堂还给孩子。遇到公开课、优质课竞赛时,老师总是把教学过程安排得满满的,包括介绍、新教学、总结、作业、精心设计的板书。这些都是老师唱的“独角戏”。他们担心给学生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环节不完整,会毁了一件大事。多年来,我一直在尝试“一课一得”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刻意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旨在“瘦身”课堂教学,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孩子,鼓励孩子阅读、思考、注释、交流。在这次公开课活动中,我在教《范进中举》的时候,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梳理小说的情节,二是分析金范的形象。我让学生浏览课文,围绕小说情节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复述课文,然后课后交流呈现PPT。自然生成远胜于老师灌输。在分析人物时,让学生抽出描述金范的精彩词语,发表自己的评论,然后让学生总结金范的性格特征,思考金范悲剧的社会意义。师生交流结束后,我发表了评论,并做了适当的补充。在整个课堂上,我为学生们预留了1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阅读、思考和交流,概括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弘扬行知教育思想,把课堂还给孩子。要落实德育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三维教育目标,必须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结合生活实践理解书本知识,逐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次去溪口做校际交流,两次观摩课都很爽。——吴顺贤老师指导学生在很多不同的图形中寻找四边形,并给其上色。经过反复对比,他们总结出了四边形的特征;老师把家里的地图展示在白板上,让孩子根据实际生活找出哪些物体是四边形的,学生迅速作答;吴老师让学生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边和四角,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徐垚先生首先展示了今年8月份的北京天气表,指导学生画条形图,然后用“丁丁家用水量”和这个班学生出生月份的例子指导学生学会画统计图。经过反复对比,学生们意识到了条形图的优势:更清晰、更直观。两位老师分别面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
老师,请把课还给孩子们。
关于作者:王新生,祁门县徐灵学校校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委员会主任。
孟慧文化传媒是面向全国微信用户的新媒体平台,倡导全民阅读,提升公共文化软实力。欢迎您长期提供文学作品、教育随笔、读书心得、家庭教育感悟等各种原稿。稿费将在稿件发表后一周内按照80%的赏钱以微信红包的形式支付,其余部分用于支持孟慧文化传媒的运营。
主编微信:DCXC4849。投稿后请及时添加主编微信,方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