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涉密网络机房管理制度)
(宝鸡机密)
《保密法》 (3)规定的12种严重违规和泄密案件
《保密法》 (3)规定的12种严重违规和泄密案件
8.将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解读】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会使信息处于无保护状态,非常容易被窃取,存在严重隐患。
2016年4月底,某部委下属机构工作人员朱计划利用“五一”假期查看文件,擅自将电子稿从涉密电脑上裁成CD带回家存放在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上。之后,朱的家人把电脑送给堂弟唐使用。当唐重新安装计算机系统时,他将文件发送到朱使用的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导致泄密。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朱行政警告,责令其进行深刻的书面检查,并在单位内部进行了通报批评。
9.未采取保护措施,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之间交换信息的;
【案例】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之间交换信息,容易植入“木马”等窃取机密程序,使涉密信息系统受到远程控制,导致国家机密被窃取。
2009年2月,某涉密单位研究所所长张私自更换办公室涉密电脑,在新电脑上安装原涉密电脑的硬盘,并在未采取任何技术保护措施的新电脑与联网电脑之间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导致大量涉密文件被泄露。有关部门给予张撤销主任职务、减主任为副主任的处分。
10.使用非保密计算机和非保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在【解读】使用非保密计算机和非保密存储设备存储和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会使国家秘密失去有效的控制和保护,容易导致泄密。
2015年10月,【案例】,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涉密单位领导秘书程某在一台联网的非涉密电脑上存储并处理了多份涉密文件扫描件。经过调查,程担任书记以来,承担了大量的起草工作。为了方便绘图工作,他未经授权扫描了包括7份机密文件和5份秘密文件在内的大量纸质材料,并将其存储在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中。事发后,有关部门给予程行政记过处分,并责令其进行书面检查,降低考核等级。
11.擅自卸载或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和管理程序;
【解读】安全技术程序和管理程序是指为确保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而安装在涉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擅自卸载或修改会导致涉密信息系统的技术保护和控制能力下降或丧失,大大增加泄露风险。
在某涉密单位的保密自查中,发现该单位工作人员王因所用涉密计算机故障私自重装操作系统,未及时要求该单位涉密管理人员重装门禁程序,导致涉密计算机技术防护能力明显下降。事后,单位给予王行政警告,并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12.为其他目的赠送、出售、丢弃或者使用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设备。
【案例】赠送、出售、丢弃或使用未经sec处理的机密计算机和机密存储设备
2017年4月,在【解读】,某单位综合部主任牟伟违规安排工作人员送出一台涉密电脑进行维护,导致维护人员将电脑接入互联网,交叉使用电脑上的两个非涉密u盘,导致相关涉密文件失控。党内有关部门给了魏一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