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作文(以争论为话题的议论文)
这种满分作文的喋喋不休恰恰说明了公开阅卷的意义。
摘要
争论已经变得正常,甚至制度化,出版商也不会那么害怕。
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发表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在网上引发热议。所有会读中文,会写几个汉字的中国人,对每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和作文都有一种先天的判断冲动。无论是高考作文每年都成为热搜,还是高考之外的人写作文,都是这种公众参与的体现。因为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的实名审核的是完美作文而不是真假难辨的“完美作文”,所以很难不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对于这篇高考作文当然有自己的看法。然而,本文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对作文批改进行公开论证,甚至也不是为了讨论目前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我只想问关心这篇作文的各位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通过任何渠道看过一篇高考作文,里面有详细描述作文评分过程的(“第一个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接下来的两个老师给了55分”)?
我觉得很多人的答案是“不”。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
高考复读40多年,试卷批改过程很少公开。而且考官自己还要签保密协议,——。某省部分考官因私批作文评分标准被起诉。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因为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公共事件。虽然阅卷过程严格公正,但如果很多细节完全透明,对社会公开,就会引发无数争论,甚至引发家长患焦虑症的群体性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考阅卷过程的保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政治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看浙江满分作文引发的出版渠道和讨论,就能体会到这一次的进步有多么巨大(甚至是里程碑)。这个公告有必要吗?当然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说,这些信息越细致,他们就越能掌握阅读和讲解试卷的向度;从学生的角度说,学习不仅有了高考试卷和答案的指引,而且能知道具体的评分过程,从而能让自己的解答更契合应试情境;从命题者和阅卷者的角度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有助于他们调整好自己的工作思路,使之趋于进一步的准确合理。虽然发布后不久,这篇
当然,高考阅卷过程毕竟是一个严谨、严谨、科学的过程,需要公开,需要在学术层面就技术问题进行辩论,同时需要排除一切感性、客观、非学科的声音。所以我觉得如果满分作文的评分过程和标准可以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允许不同的文章进行争鸣,会更有利于高考评分标准和评分过程的公平公正。这样,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实际上是在科学的前提下(业内人士的讨论)从集中走向分流。学术语境既能保证辩论的所有参与者都是专业人士,又能保护这一敏感话题免受门槛的提升,从而减少非专业舆论的消耗。
浙江卷满分作文的公布,揭示出高考公开阅卷的问题远比关于这篇作文应该考多少分的争论更有意义。越是及时和长时间的公开,阅卷标准就越经得起考验和评论。类似今年的辩论,会变得少很多。
来源/中青评论作者/汪恕诚微信编辑/王钟
上一篇:夜场管理(夜场带队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