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信息汉云:新基建背景下的工业互联网赢空前机遇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徐工信息汉云:新基建背景下的工业互联网赢空前机遇

时间:2021-05-24 22:39:44 阅读:216
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工业互联网行业迎来诸多利好,2月25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明确了81个示范项目。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未来工业互联网将成为5G时代的重要应用场景。
  
  智能终端(TBOX)工业互联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5G通信等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有望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设备联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样,设备联网能够给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随着工业4.0的浪潮来袭,传统工厂的生产方式已逐步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中国很多传统的中小型工厂中,对于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几乎完全依靠人工完成。流动的人员、散落的数据,导致数据的保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同时人工统计的效率也非常的低,往往都是每天下班或者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完全不能进行实时生产数据更新。
  
  举例来看,泰隆集团作为大型零部件企业,每年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引进的大型数控磨齿机、蜗杆磨床、加工中心、碳氮共渗炉等专业的生产、检测设备,但生产模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经济效率低下。生产过程不透明,设备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一致性差。
  
  针对泰隆集团厂区内设备种类多、年代跨度大的特点,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设备联网,采集多品牌、全类型机床设备的数据,将采集的设备底层数据实时动态展示,让用户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预警,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追溯。这很好地避免了企业无法实时了解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管理层无法实时跟踪订单加工即时信息等问题。
  
  徐工信息汉云平台通过实时采集到的设备生产工况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统计设备利用效率、故障停机时间等,及时发现设备利用瓶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数据对于设备而言有着时效性和历史数据参考性的关键作用,从底层操作工的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管理者的决策,中间的环节让数据的时效性大大降低。
  
  工业互联网融合了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需对接、产能提升等场景上,体现出独特优势。未来深入推进“互联网+”,势必能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花落苏州 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下一篇:法律界应怎样抵御网络安全危机?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