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热议 创新技术赋能自动驾驶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业界热议 创新技术赋能自动驾驶

时间:2024-01-20 10:27:16 阅读:31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据报道,大阪公立大学研究小组利用地球上导热性最高的天然材料——金刚石为衬底,制作出了氮化镓(GaN)晶体管,其散热能力比传统晶体管提高了2倍 “2024年至2026年是汽车产业迈入智能化的关键‘爬坡期’,期间有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智能网联资深专家宋德王在1月17日举行的第一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上海论坛上表示,根据行业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自动驾驶乘用车数量将达到800万辆,自动驾驶占乘客总里程的比例约13%。到2040年,前述数据将分别达到1350万辆和66%。

  本次论坛,来自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零部件、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行业大咖就创新技术如何赋能自动驾驶各抒己见。一个共识是,基于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性能的不断升级,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智能化正蓄势待发。

  车企全面拥抱智能化

  “智己汽车一直以打造‘更像人’的智能驾驶体验作为开发目标。”智己汽车副CTO、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郭辉表示,以这一目标为核心出发点,智己汽车的技术路径是基于面向场景进行用户体验的深度智驾开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背靠上汽集团,智己汽车自成立以来已在多个领域不断积累优势。“2014年开始,上汽集团就成立了前瞻工程团队,特别是在规控与执行器协同处理等方面获得了丰厚的技术积累。2017年,成立了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在深度学习方面进行全面布局。”郭辉说。

  郭辉在现场列举了3个典型应用场景以展示智己汽车现阶段如何打造“更像人”的智驾体验。“以拥堵插空变道场景为例,用户的痛点多集中在拥堵工况目标车道间隙小、变道难等。”郭辉表示,智己汽车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提升对车距、车速等环境的精准感知和预测能力以及主动加减速的能力。

  郭辉表示,之所以能够实现“更像人”的智驾体验,离不开强大的硬件平台以及数据驱动平台的加持。

  “智己汽车的硬件平台并不是完全堆料。”郭辉介绍,例如从传感器的角度而言,智己汽车会逐步减少对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依赖,从而向纯视觉感知过渡。此外,在计算平台领域将从大算力行泊一体域控向舱驾融合计算平台发展。

  成立于2023年2月的奇瑞大卓智能是奇瑞旗下聚焦自动驾驶的创新科技公司,公司首席架构师赵玉龙介绍,围绕L2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L4高阶自动驾驶产品双线开发,公司致力于打造百万级量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大卓智能首款标配ADAS产品已于2023年实现量产落地。此外,无人驾驶网约车Robotaxi在2023年6月获得芜湖市首张智能网联汽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行驶里程超10000公里。”赵玉龙说。

  结合大模型积极探索

  与会嘉宾认为,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驾驶底层技术也将进一步演进到面向全场景智驾的终极形态,不仅能够像人一样感知思考,还可以根据认知做出清晰的行动指令。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促进,郭辉认为,随着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的发展,智驾和智舱正在进行融合,其中GPT技术带来了智驾和智舱在云端进行预训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一方面,随着智驾算法的快速迭代,智驾系统对于环境的理解甚至可以超过人类,从而持续提升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智驾能力的提升赋能人驾体验是发展趋势,进一步催化用户体验增值。”郭辉说。

  “小鹏深度视觉神经网络XNet 2.0通过学习各种大型和异型路口,实现感知范围提升200%、感知类别增加11种,是具备时空理解能力的感知架构。”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总监董远强表示,在该架构下,小鹏汽车实现了纯视觉与激光雷达相互独立的感知模型,激光雷达仅作为感知冗余存在,不再对视觉感知起决定性作用,这也为未来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自动驾驶是大模型的典型应用。”在宋德王看来,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变期,智能化蓄势待发。

  宋德王认为,在多种技术推动下,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L4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2025年在部分城市规模化出现。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晶体管技术大革新:新技术可使散热能力提高2倍以上!

下一篇:无人驾驶汽车开跑 靠“微控制器”识别道路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