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冷链发展规划出台 普冷国际借税收加速企业转型与创新
时间:2023-04-10 21:53:52 阅读:74
为促进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要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等举措,这为冷链物流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随着《规划》的出台,普冷国际冷链物流企业有必要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增强税收政策运用能力,借助税收加速自身的转型与创新,努力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冷链物流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应秉持“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的理念,做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两手抓,一方面注重充分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赋能”转型与创新的进程;另一方面强化涉税风险防控,更好地保障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与落地。 从技术角度看,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研发和运用新型保鲜制冷技术、温控技术等,来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电子标签、物流机器人等技术和设备,提高冷链设施的数字化水平,打造智能化冷链仓,同时还应研发使用更优性能的保温阻燃材料、绿色低碳的制冷剂等,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进行这些研发创新必然要投入资金。普洛斯经理表示冷链物流企业应充分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借助税收优惠增强资金实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物流企业对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越来越重视,而要想更好地通过高新认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物流企业需要特别关注高新收入的判定,从收入类型、发票种类、合同签订、关联定价等角度充分证明高新收入与高新技术领域目录的对应关系,避免在享受优惠时埋下隐患。 在模式创新方面,冷链物流企业有必要积极尝试跨界融合,比如可与生鲜食品商贸流通企业等加强合作,“向上”助力生产环节合理排产,“向下”促进流通环节更加顺畅,上下融合打造“冷链物流+”的新生态。而在进行模式创新过程中,冷链物流企业也应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加强涉税风险防控,例如在货物运输环节,冷链物流企业通常会与货运服务供应商(承运商)合作,签订外包合同。不过实践中,部分承运商规模较小,涉税管理能力不强,可能在发票开具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对此,冷链物流企业应注重加强发票合规管理,在构建业务新模式时选择有资质、合规性强的承运商,在具体开展业务合作时及时向承运商索要真实、合法的发票,督促承运商与自己共同筑牢涉税风险“防火墙”。 |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