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布德之路》 导演鲁坚的初心和“坚守”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献礼片,最新电影《布德之路》(原名《草原英雄布德》)由中宣部扶持创作,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联合摄制,将于9月10日在全国上映。
这是红色革命圣地贵州遵义出生的导演——鲁坚的又一生命力作。
鲁坚,人如其名,他坚韧不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着对电影的那份初心,在中国电影界可谓大器晚成。他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孤独,不扎堆不盲从,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独行僧”,清净带点苦修的意境。他把电影当作一场人生的修炼,不管外界多么纷扰喧嚣,他始终固守着内心的宁静,以臻达到理想的境界。
《布德之路》根据西藏“草原英雄”布德的真实经历改编,是一部表现西藏社会政治制度跨越千年巨变的西藏农奴制度的“史诗”级作品。
影片首度将著名草原英雄布德的光辉事迹搬上银幕:布德出生在那曲市巴青县的贫苦牧民家庭中,西藏和平解放后,这位翻身农奴成为当地红旗林场的工人。1959年,旧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300多名叛匪包围红旗林场,布德在突围送信途中不幸落入叛匪魔掌。他将告急信件嚼碎吞下,在严刑拷打下严守秘密。叛匪残暴地挖掉了布德的双眼,将滚烫的酥油浇在眼眶中……解放军平息叛乱后,获救的布德抱着解放军说:“敌人挖掉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有耳朵听党的话,还有手可以干革命,还有腿能走社会主义道路!”1960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布德并赠给他一支手枪。身残志坚的布德被新中国授予“草原英雄”的称号,他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新藏区的建设,成为藏族人民爱党爱国、反对分裂的一面旗帜。
该片受到中国电影界的一致好评。
与我们传统所见的西藏题材影片不同,鲁坚导演不走寻常路,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撷取了一朵小小的浪花,通过底层小人物——农奴布德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如同一滴水映射太阳的光辉。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商业的植入,整个影片清澈纯净,高度还原生活细节,生活气息铺面而来。主要演员均启用西藏本地演员,表演质朴,演技精湛,还原度高,原汁原味再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是唯一一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双献礼”大片。
导演鲁坚,既是制片人,又是编剧,一人身兼多职,每一句台词,每一帧画面,都凝聚了他的心血。片名也是导演所取——布德之路,可谓语意双关,大气磅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为还原旧西藏,导演鲁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剧本创作阶段,他查找了大量的各种西藏历史资料,翻阅了西藏历史人物回忆录,直接采访了那些在西藏经历跨越千年巨变的历史见证者,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在拍摄阶段,他带领团队,从藏北高原的那曲,到藏南的雅鲁藏布江,纵横数万里,历时大半年,克服高原反应和疫情困扰,完成了作品拍摄。又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夜以继日,精心打磨,完成了后期制作。
为体现原汁原味的西藏,鲁坚导演坚持他的特立独行,全剧启用的都是西藏本地最优秀的演员,说的也是西藏本地的方言,仿佛纪录片一样真实,是活的历史再现。作为编剧出身的导演,他从创作之初,每一个角色都融入了他的血液和灵魂里。他靠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对演员的选角非常精准,无论是主人公从少年、青年到中老年,还是两位分别扮演母亲与妻子的女主角,都非常贴近人物,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管家角色,演员都拿捏得非常精准到位。这里没有流量明星,所有的演员都是西藏本土演员,每一个演员几乎都是本色演出,他们淳朴、自然的演绎,如同纪录片一样真实自然,不愧为史诗级的再现。
大器晚成,贵在坚持,不忘初心
走近鲁坚,他的成长经历可谓是特立独行,大器晚成。
鲁坚,1965年出生于贵州遵义一个普通的工人干部家庭。与电影的结缘,源于他的母亲。小时候的鲁坚,成长于当地一个几千人的工厂——遵义碱厂,在一片三线工厂的包围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和各地的方言交汇,让他产生了探索外面世界的渴望。由于母亲是工会干部的便利条件,他常常是电影院的第一批观众,得以观看了大量的影片,阅读了大量的电影类刊物,在他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电影的种子,后来在合适的环境下生根、发芽,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与一般搞艺术的不同,他一直是公认的“学霸”。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际政治学院(后改名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本科,离开山城到北京求学。原本立志从事国际文化交流的他,因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发生了变化,命运让他与公安系统结缘(后来他创作了许多公安题材的影片,此事后话)。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回老家遵义工作,成为一名基层公安干警。三年后,带着对电影梦的执着,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当时该专业在全国只招收2名研究生,随着那个同学的转行,他成为那一届唯一一个至今还在从事电影行业的“独行僧”。
自此,鲁坚导演用电影镜头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回到了他当年报考大学的初心,实现了他用电影为载体,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夙愿。
不同于其他的商业片大导演,鲁坚一直用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用对电影的那份匠心和始终如一的初心,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尊重。多年的厚积薄发,从剧本创作开始,精心打磨每一部剧。
正如他推崇的影片《末代皇帝》,他追求在大气磅礴的史诗性叙事之中注入影像的诗化和写意,从人类学的高度和国际化的视角解读中国故事所能达到的可能性,这部电影触发了他报考电影学院的决心,这么多年,每当他看到这部影片的任何介绍,都会想起自己对电影的那份初心。
鲁坚导演,人如其名,大器晚成,贵在坚持。他如同电影界的“独行僧”,享受孤独,特立独行,坚守初心。我们相信,《布德之路》必将是他导演生涯里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佳作,更是中国电影界对珠穆朗玛的又一次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