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培训 加盟 净水器                                     投稿

热点探讨:低/无代码开发概念从何而来?

  2021年注定是低/无代码行业的代表性的一年。阿里发布了6.0版本,会上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低/无代码”。后脚有中国软件网发布的低/无代码行业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快速开发应用的发展。

  通过这两次发布,让“低/无代码”这个词再次成为热点

  那么什么是低/无代码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它能有企业应用的价值吗?下面云表会给你详细解释!

低/无代码的概念:

  低/无代码开发平台是指不需要编写或者少量代码,通过可视化快速构建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

  低/无代码开发平台概念的推导;

  1.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第四代编程语言”

  2.2000年,VPL语言出现(即可视化编程语言成为一种语言)

  3.2016年:国内自主低/无代码开发平台陆续发布

  4.2018年:gartner提出了aPaaS和iPaaS的概念

  5.2021年: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低/无代码生态系统

热点探讨:低/无代码开发概念从何而来?

低代码的由来?

  20世纪末,IBM杀光了计算机硬件领域的各方,但从未放弃软件开发。1980年,IBM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RAD)被赋予了新的名称—— Low  Code,由此,低代码的概念首次面向大众。

什么是低代码?

  Low  code来源于英文翻译——Low  Code当然,这个“Low”不是另一个“Low”,它意味着一种快速的开发方式,使用最少的代码,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应用。

低代码程序设计语言

  低代码不是无代码。在应用程序开发中,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有一套语言逻辑,需要开发者有一定的代码基础,帮助执行应用的业务逻辑,让应用更加完整。

  为了理解当前的低代码,我们需要从编程语言开始。——低代码是指将人工编程转换为机器语言的过程。

无代码

  无代码就是No Code,顾名思义就是在开发的时候就不需要任何的代码,无代码不仅能作为解放程序员双手的工具,也能让不会代码的人开发管理软件,201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wps金山系出来的云表,保持了表格用户的使用习惯,早早的开始在无代码的领域深耕,如今也一直是国内无代码开发平台技术的领跑者,云表平台作为国内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无代码工具,不仅继承了Excel和wps的生产力优势和协作能力,还引入了新一代工具所需的跨平台能力,灵活性更强。——可以通过更多或预制或定制的灵活视图进一步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呈现的能力,从而增强业务人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轻松实现简单和轻量级应用程序的愿景。开发软件不需要任何的代码,纯中文的开发方式,让企业的业务人员也能直接参与软件的搭建,也正是这种特性的发展,为“全民开发”奠定了基础。

低代码

  Gartner提出了“低代码平台”,将功能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也将用户体验比传统代码开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些平台为程序员减少了创建应用程序接口所需的代码量,大幅的解放了双手和重复的代码操作。但是无代码却又是低代码的又一个升级,不仅能解放程序员的重复的代码操作,还能让没有程序员的公司能自己开发软件,云表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业务领域的运行过程自动化。经过多年对业务运营模式的研究,云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系统开发必不可少的解决方案开发平台。

低/无代码风口

  对于目前的趋势来说,低/无代码无疑已经再次踏足了风口浪尖。从低/无代码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低/无代码开发平台将朝着让用户更容易使用的方向扩展。

  由于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迭代,低/无代码平台也将使图形用户界面更加直观,在未来的迭代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期待无代码的能力直接构建一个基于语音命令的应用程序。想象一下通过“Siri”或者“天猫精灵”为你搭建一个应用。这不是更让人激动人心吗?

  低/无代码风能吹多久?低/无代码能否乘风破浪,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我们不知道,但就像低/无代码的“无限可能”一样,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热点探讨:低/代码开发概念从何而来?》所有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