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说明文(我周围的桥说明文)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桥的说明文(我周围的桥说明文)

时间:2021-08-02 10:52:32 阅读:207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说明文的分类

一、对象

按说明的对象不同分为:

1.事物说明文:重点是解释起源、结构、形状和用途。如《中国石拱桥》;

2.事理说明文:强调解释事物。说理文旨在说明事物的真相或内在规律性,如《统筹方法》。

这两种说明文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事物说明文侧重于解释事物的物理特征,以及常用的定义、分类等解释技巧。事物说明文侧重于解释事物的逻辑特征,运用引用数据、做比较等解释技巧。但是有时候,在同一篇文章中,使用了几种解释技巧,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语言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

平实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洁。有些说明文要注意语言的平实,有些说明文要注意语言的生动。但无论是浅显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洁,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说明文中的简洁性.词语和句子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准确性.说明文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它用准确的语言反映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说明文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前提。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要求准确。

第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意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第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复杂的事物和深刻的事物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理解,说明文往往适当地使用修饰语和限制性词语,并注意语言的缜密和严谨。

动词(verb的缩写)条理性.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顺序,我们在解释事物的时候,要按照自己的顺序来安排解释的顺序,使之清晰有序。

不及物动词逻辑性。有些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解释,语言是有逻辑的。

七.趣味性.老师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是板着脸说话,说明文也不能没有一点幽默。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表示时间

尽可能准确的解释时间,比如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但是就像“这座桥(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个数字说明,由于历史久远,只能推断,表面上看似不准确,实际上反映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表示空间

“我国绝大多数建筑从古代宫殿到现代将军房都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绝大多数”说明并非所有的“宫殿”、“房屋”都是对称的,少数是不对称的。这种客观的解释也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表示范围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东非大裂谷的中部。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到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处约400米。”(《死海不死》)这段话用数字来解释死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表示程度

在解释事物时,经常使用程度副词,如“非常、非常、非常、相对、更多、大部分、稍微、稍微”。比如“御花园位于后三宫之北。皇家园林规模不是很大,大小建筑20多座,但没有拥挤重复的感觉。”(黄传体《故宫博物院》)这里的“非常”表示御花园不是特别大,虽然面积不小,因为只有20多座大大小小的建筑。

再比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朱克真《向沙漠进军》)“最”说明沙漠很大程度上危害人类。

、表示程序

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要解释事物的起因、结构、原理,有一定的程序或顺序。例如,“立春之后,大地渐渐从沉睡苏醒中苏醒。冰雪融化,草木发芽,百花开放。”(朱克真《大自然的语言》)其中,“渐”和“二”准确地解释了事物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再比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楼阁的布局,假山池塘的配合,花木的倒影。

关注微信微信号:yuwen838

手指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竞聘上岗(内部竞聘理由怎么写)

下一篇:奉献精神作文(对奉献的理解和认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