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态读后感(阳光心态内容)
【读书分享】快乐完整的教育生活——小秦书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于阅读——中《致教师》的思考
洛阳市实验中学小
2019年2月寒假,连续两天看朱永信老师写的《致教师》这本书。可以用“读书时兴奋,读书后感动”来形容。因为这本书以书信的形式反映了一线教师的困惑、迷茫、期待和探索,所以朱老师的回答既有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文本高度,又有人文情怀的温度。从这本书里,我可以看到曾经年轻的我和在大海里受过教育的现在的我,也似乎看到了充满教育情怀的未来的我。我渴望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要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当老师的理由”。最大的原因是“有教育理想”,保持教育热情。其次,要有“一双好老师的眼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做好教育实验和创新。第三,尝试写一个老师的人生传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一、 怎样为自己找回做教师的理由?
朱永信老师提到了当老师的思想境界,教师的工作之美,教育理想,教育中的诗意,教育中的执着,教育中的自我,教师的幸福等等。但最让我有同感和佩服的是以下几个概念。
“当老师要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大的武器,你可以用它来改变世界。”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事精明细致,善良谦虚大方。“聪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往往是不可思议的组合”。老师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一定是这样神奇的结合。这样才能默默改变世界。“因魅力而美丽”,教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职业,可以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发挥到极致。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教师职业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灵魂。教师职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和魅力。挖掘职业魅力,自然收获美。
“教育的诗意栖居。”老师要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努力挑战自我,活出最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诗意地栖居大地。“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优秀的孩子是身心健全的天使,问题孩子是失去翅膀、蒙蔽心智、阻断与美的交流的天使。
“你的思维决定了教室的大小。”老师要关注窗外的世界。三尺平台与世界相连,小教室与世界相连。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离开学校时,不仅要带走他们的分数,还要带走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追求。2018中考661分的学生徐文伯写信给我说:“老师,你是我心中的灯塔,照亮了我的方向”。“我想在未来学习军事和人工智能,让中国在军事上走得更远。”
二、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
如何发现并挖掘教育之美?朱永信老师提出了以下观点:做科研型教师,与未来的自我交往,回归童心世界,大欢喜之声是行动的回声.其中,“从问题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和“创作的起点是个问号”让我有同感。
“从问题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当了将近30年的班主任。在和问题学生打交道,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我从不退缩回避,而是面对困难。我一直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这样,我过上了我想要的班主任生活:从容不迫。
“创作的起点是问号。”我对教学的理解是"?——。——!"。同学们开始带着问题学习探索,带着自己的收获,形成了一个句号,终于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升华为一个感叹号。
“我记笔记,我会做事”。老师要写自己,写孩子,写教育,写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实践价值才能在反思中得到充分传承。
三、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
朱先生认为,“快乐通过分享而变得更加丰富”,“管理好时间意味着延长生命”,“健康是教师的第一财富”,“良好的教育是共同的努力”,“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生活的兴趣使教育更加有趣”,“奖励每一个生命”……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谚语。也是我在教育上的真实经历、感悟和实践。其中,我没有保护我的第一笔财富。年轻时身心透支,一度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于是,我被迫做了自己的心理医生,在周围同事的帮助下,我度过了难关,脱颖而出。现在我在实践“生活情趣让教育更有趣”和“为每一个生命颁奖”。
记住“乌云背后有阳光”,沉船的一面翻千,病树在万木春前面。永远保持教育的阳光心态,带着使命,出发去无污染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