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保密法心得体会_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心得体会200字
学习《保密法》保守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那么,你知道《保密法》吗?
问题1
国家机密主要指什么?
所谓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一定范围的人知道。保守国家秘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问题2
什么是保密法?
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0年4月29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问题3
什么是秘密?
秘密,相对于公开而言,是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需要隐瞒、保护、限制和不让外界对象知道的事项的总称。构成秘密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隐蔽性;第二是不可预测性;第三是时效性。一般来说,秘密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和条件性,这是由秘密的性质决定的。
问题4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是什么?
《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包括以下秘密事项: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属于国家秘密。
问题5
国家机密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会严重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问题6
什么是漏洞?
泄露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之一:
1. 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2. 使国家秘密超过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人民网
编辑:王
上一篇:离职申请书范文(万能辞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