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生活(体验低碳生活的社会实践)
当低碳环保融入生活,我们还能做到这一点.
近年来,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国家高度重视生活文明建设,人们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环保产业大踏步前进.绿色经济正在加速,环保理念正在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加快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从数量到质量、从理念到实践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环保这个话题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很大很遥远,但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如今,随着人们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已经达成全球共识,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经济发展主流趋势,“环保”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节约用水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污染的加剧,中国的缺水形势日益严峻。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大水资源费、税费、排污费等政策力度,不断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污水处理、黑臭河处理、五水联合处理等措施轮番出台。
然而,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是节约用水,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颜勇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一系列节能措施正在全国有序实施。如:拧紧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重复使用清洁水,使用节水灌溉,建立水循环系统.
垃圾分类
垃圾一分,环境优美十分。今年3月,中国宣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加快垃圾分类系统在各地的试点和实施。垃圾分类从试点、鼓励到强制分类,正在逐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
如今,分类垃圾已经遍布街头。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推进,“大招”、“经验”、“金点子”层出不穷,垃圾分类的“黑技术”还是有的。其中,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绿帐积分兑换、垃圾桶贴相应门牌等措施,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变废为宝
俗话说,垃圾是一种错位的资源。如何展现垃圾的资源属性,应该首当其冲的是“变废为宝”。随着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提高,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日益流行。
通过公众合理有效的分类,塑料包装、废旧电子产品、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也可以回收利用。比如秸秆不用烧还田,还可以改造成优质饲料,木塑型材,纸巾纸盒,甚至用来发电。经过压缩、筛选、预洗、分拣、粉碎、深度清洗等环节,智能回收机中的饮料瓶也可以制成饮料瓶进行回收。
绿色出行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07年9月22日,中国迎来了第一个“世界无车日”,倡导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节能、环保、无污染,让消费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