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正规公司规章制度)
【合法干货】不要让规章制度变成一张废纸
介绍:很多企业辛辛苦苦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想要约束员工的行为。这些看似完整的规章制度,往往是劳动仲裁和诉讼中的一张废纸。那么如何制定规章制度才能对员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呢?
第一,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合规
许多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理解或忽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致规章制度的一些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法律效力。比如一些单位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某些岗位只能由男性担任,这显然是违法的,侵犯了女性平等的就业权利。比如有的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女工不得怀孕,这显然是违法的。而且,规章制度违法,还可能带来相应的行政处分。如《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程序必须合法
《劳动法》第8条规定:“劳动者应当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与用人单位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行平等协商”。《劳动法》第56条规定,公司研究决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但很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都是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甚至某个部门制定后才实施的。法律规定,涉及职工利益的企业规章制度,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3.规章制度必须公开并让员工知晓
规章制度确定后应当公示,或者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供劳动者签订。在很多企业,有些规章制度根本不为员工所知,使得这些制度无法全面实施。建议以书面形式或包括电子文档的形式向所有员工公布,否则对员工没有影响。同时,要求员工签署已经阅读并同意遵守规章制度的书面文件。
四.规章制度要及时修订和补充
现实生活复杂多变,现有的法律也在不断创新。当时合法的内容现在可能不合法,或者规定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自行或委托相关专家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并及时修改和补充相关内容。
转自:法律顾问工作室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