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总结报告)
关于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思考
9月1日晚,鲁埠镇第二小学全体同学响应学校号召,观看了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卫生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2020 《开学第一课——少年强,中国强》。
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年轻人强,中国强”。它以模拟我们课堂的形式,讲述了“责任、团结、科学”三章的内容。嘉宾阵容超级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丁于、陈巍,“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谢军等。走上讲台讲述感人的抗疫故事,普及抗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响。
“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创新开启了“云课堂”模式,通过实时连接,与国内多个地方的中小学生共享同一个班级,同步互动。云课堂上,84岁的钟南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受,讲述了出生在战争年代,在父母影响下学医,在非典中挺身而出,在新冠疫情爆发时前往武汉的故事。
101班的马在看节目的同时,他的妈妈也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些关于疫情的故事,对孩子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钟南山爷爷对这个节目印象最深。他80多岁了。在这个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为国家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我最敬佩他,希望长大后能像他老人家一样为祖国做出贡献,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还要感谢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他们不怕危险,为了大家放弃家庭,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无忧无虑。”504班的林说:“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和无悔。希望长大后能成为钟爷爷那样的英雄。”这次防疫的主力大多是年轻人。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年轻人,新时代的年轻人,有能力,有前途。
“在看到张定宇院长缓缓走出来的那一刻,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他的方向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在“避难所医院”的课堂上,全国“人民英雄”荣誉称号获得者张走上讲台,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战争疫情。今年年初,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虽然遭受了逐渐的冰冻,但他始终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我一定要为患者、为武汉市、为国家筑起生命的长城。
“看完《开学第一课》,作为一个小学生,心里感慨良多,尤其是看到张志远丁于慢慢走出来,我从座位上站起来,朝他的方向行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为了救更多的病人,他争分夺秒,与病魔搏斗,忘记自己正遭受着逐渐的冰冻,微笑着给病人以希望。这样的乐观和这样的责任感,才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的。”602班的杨说:“少年强,中国就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之奋斗。从今以后,我将是既定方向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人类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生活。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的生命就不会安全。感谢你在逆行路上的无私奉献!303班的徐皓扬说。同学魏海林感叹:没有强大的祖国,全国人民就没有幸福的生活。感谢那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人!
疫情见证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力量和毅力,他们为疫情的改善而努力。同时,很多年轻人也通过这些看到了责任和担当,纷纷报考医学专业。中国人民用“夷”战胜了“疫”。
“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主动承担起身上的义务,为强国的愿望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谢军表示,北斗三号系统走的是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道路,前后发射了30颗导航卫星。在抗疫期间,工作人员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的高精度、广覆盖,配合地面北斗终端设备,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精确的定点定位,为医院的早期建设和挽救更多生命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北斗火箭的发射体现了科学的力量。年轻人强,国家强。有很多热情的年轻人让我们感到温暖。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责任,主动出击。担负起自己身上的义务,把自己的力量交给强国的愿望。”曾陈余的母亲在301班分享了她的激情。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这些英雄的品质,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真正成为祖国的未来,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