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故事(红色故事赵一曼的故事ppt)
(四川政法之声)
赵一曼的孙女讲故事,把所有的警察都哭了…
四川政法之声
聚焦政治法律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10月23日下午,在第五届宜宾公安讲堂,赵一曼孙女陈红女士——62讲述了抗日英雄赵一曼的革命生涯,并以跨越时空的回复呈现了“英雄是国,奶奶是她自己”的人物重叠。一个特殊的党课,民族英雄的血肉热情,从未如此贴近人心。
如果说之前的讲堂是在向在一线奋斗的公安民警致敬的话,这次采访,会让你在“听陈红讲赵一曼奶奶的故事”中不经意间泪流满面,感受革命先烈在党和国家的不屈信念,回忆革命的激烈岁月,体验和继承先烈们追求信仰和不断奋斗的精神。
活动开始前,为了向赵一曼烈士致敬,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中与“一人警队”代表一起上台向陈红女士献花。“少年警察部队”的学生为陈红奶奶系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由于赵一曼精神的传承,他们联系紧密。
“宜宾是长江第一城,是赵一曼的故乡。到目前为止,宜宾流传着许多关于赵一曼的传说,如:用劈柴刀砍脚布,走离媒人,赵一曼的父亲李曾说她“末女(赵一曼的本名)是个意志坚强的女人。”主持人以对赵一曼生平的描述开场,开启了一幅历史画面。宜宾人的骄傲,抗日英雄赵一曼,从巴山蜀水走了出来。为了赶走日寇,解放民族,她艰难而有力地走着,信念遥远而坚定。
在与满洲和日本的斗争中,她曾写道,“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在中国东北白山和黑水的密林中,她骑着双枪和白马攻打日寇,使敌人闻风丧胆。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战斗中,赵一曼因掩护部队腿部受伤昏迷被俘。在监狱里,日本人使用了酷刑,她没有透露任何信息。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虽然她觉得死亡即将来临,但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最关心的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向卫兵要纸和笔,写下了她最后一封信。
“宁儿,可惜我妈没有尽到对你的教育责任。今天,我母亲因为对满洲和日本的坚决斗争,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夜。妈妈和你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希望你,宁儿!快点成年安慰你的地下妈妈!我最亲爱的孩子!妈妈不需要用千言万语教育你,需要用实践。你长大后,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你母亲是为国捐躯的!”
没有难过的感觉,只有她对家和国家的感情。她不顾一切的死去,用生命写下一首英雄的赞歌,换取明天更多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
做人的精神一直影响着陈洪家,直到现在。她说:“父亲去世的时候,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家业,只有几行字:“不要冒充烈士的后代,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要给组织造成任何麻烦。以后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奶奶就是奶奶,你就是你!否则,我对不起你奶奶。”面对日本的赔偿和道歉,陈红固执地拒绝了。
而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由陈红女士一笔一划写于赵一曼牺牲后的83年,它如同一根纽带,连接起了过去与现在,让我们看到时间深处最动人的情感和最炙热的初心。
她对奶奶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希望有一个能享受安静生活,和我们分享家庭生活的奶奶。你的家人也应该这样期待。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与母亲和孩子分离,不再流离失所,你们选择了为国牺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家庭的价值。”
陈红女士最后说:“宜宾公安是人的精神的传承者。平时奶奶留下的‘用修行教育你就好’,坚定的信念让她为了“修行”牺牲了一切。在我看来,这种责任感特别重要,这种忠诚的信念特别重要,这是她留给宜宾公安最有力的遗产。
那天,活动座无虚席,参与者屏息倾听。很多时候,他们自发地发出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次特殊的党课,全市公安机关人民辅警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彻底洗脑。警官们表示,他们将发扬模范精神,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地开展团队教育和整改工作,提高能力和素质,忠实履行职责,承担责任,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铁军。
活动结束时,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办公室第三批领导班子成员、公安部十一局二级督察员王文超同志向陈红女士颁发了宜宾市公安局专家库顾问聘书。
宜宾日报
投稿邮箱: sccawbjb@163.com
四川政法系统更多信息
扫描代码访问
官方微信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