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士官个人鉴定(士官学员毕业自我鉴定)
让专家士官的成长道路越走越宽
陈寿霖学习网络知识
一个人27年能做什么?
北方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信息系统运维室网络技术员、一级士官陈守林回答:“扎根岛边防,做好一件事。”
看陈寿霖的军事成绩单,可谓硕果累累:从军以来,参加了近百项重大训练网络保障任务,始终保持“零失误”;获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获全军第一届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并包装了一大箱奖牌、证书。
但仔细梳理陈寿霖的成长经历后,记者发现,在他从列兵到一级军士长的27年军旅生涯中,从未担任过任何管理骨干职务,始终紧盯着网络工程技术的研究岗位。
1993年,高中毕业生陈守林参军。新兵入伍后不久,因为表现突出,就担任了某团训练单位的保管人。当时群里买了第一台电脑,懂英语又爱钻研的陈寿霖,爱这个“婴儿结”,爱这个像钢枪一样的“武器”。在没有任何教材的情况下,他把厚厚的计算机英语词典当成了“老师”。当他背熟了2000多个常用单词和代码时,字典已经变成了破旧的字典,他逐渐掌握了常用的软件操作和数据库构建技术。
在一次电脑技能大赛中,陈寿霖与多名参谋同台竞技,最终一举夺冠。这坚定了他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信心,他工作了14年。随着陈寿霖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很多领导都想推荐他升职,但因为他没有班长经验,只能放弃。
当时很多人劝陈寿霖赶紧去公司补经验,让他以后能有更大的发展,但他的回答很简单,很坚定:“电脑是我的立场,我舍不得离开。”
2007年,陈寿霖来到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那一年,他顺利考取了国家网络工程师证书,但在服役期即将到期的时候,他面临的问题是,他所在的单位没有高级士官的职务晋升名额。
陈寿霖的留下也让团里的领导们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在成绩上,陈寿霖近年来为海防部队的指挥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论经验,他只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成长道路太单一。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评判士官的标准不能局限于知兵、管兵。高技能的士官有必要有所作为。”团里领导经过研究讨论,同意尽量保留陈守林等专家。共青团党委多次传达上级指示后,陈寿霖最终被原沈阳军区留用为“特种兵”,晋升为高级士官。
此后,陈寿霖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同志们一起开发了一批创新成果,如海况自动通知系统。
2017年军队编制制度调整,已经是二级军士长的陈守林调到海防大队。年底,他的服务到期了。因为大队没有一级军士长,陈寿霖以为军旅生涯结束了。没想到,上级还特意批准他晋升一级军士长。
「现在,我们已为非现役军官建立了多元化的成长体系。无论是被好的管理指挥,还是懂得专业技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北方战区陆军政治部军政处军民处负责人表示,国家和军队部门的联合部署,全面规范了act的职业技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