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产科医德医风考评个人总结)
丁平:遵守医德,弘扬中医文化
从医36年,先后获评县“十佳医生”、省级基层名中医,并成立国家级中医传承工作室。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县中医药协会副会长,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平——
“你拿着这个单子去药房取药,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我……”5月21日下午,丁平在县中医院内科门诊亲切地与患者交谈。
丁平57岁。1983年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县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内科工作。1986年转入县中医院。先后担任门诊部主任、住院部主任、大内科主任、院长助理。2005年开始负责专家门诊,一人一科,日门诊量是其他中医诊所的两倍。“丁博士很敬业。很多时候他周末不值班。他来上班是因为很多病人来找他治疗。”针灸康复系的中医龚爽告诉记者,“他平时非常注重阅读和学习,指导年轻医生,有很好的教学能力。”
周日早上,丁平送孙子去补习班。他在路上被一个中年人拖着,让丁平开了几剂中药。丁平想起曾经给他治疗过,是个慢性病患者,就回去医院给他开药。在当天的采访中,一位刚离家的患者折了回来,告诉记者上个月肚子疼的厉害。家人带他去广东治疗住院20多天,花了一万多块钱也没康复。后来,他找到了丁平医生。经丁医生诊断为胃肠功能障碍后,服用中药4天,症状基本缓解。今天来医院表示感谢,但是看到丁医生很忙,就没说话。“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治好病人,是我的原则。”丁平说:“在医生眼里,人人平等。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我们都要尽力做好该做的事。”
丁平说,相比西医各个科室,中医门诊量少,也符合他一贯的诊疗风格。用足够的时间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准确把脉、看、闻、问,多次试验后开处方。“我这几年的经验是,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病人能从我身上康复,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回报。”名老中医的名声总是传来传去,越来越多的患者只为丁平而来。据了解,不少在外工作的修水工,经亲戚朋友介绍,从广东、上海回来看丁平,还有邻近的湘鄂两省。“当一个医生是良心的时候,他应该对病人负责,让他们充分知道。”丁平说:“尽量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我接受治疗的意愿。”
“我们必须在医疗过程中继续加强学习。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中医知识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中医医生肩负着传承中医文化的责任。”近年来,丁平与医院讨论制定了中医传承导师的教学计划,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查房、门诊教师访视、乡镇教师访视、传承工作室定期学术交流活动等,在医院培养了7名传承人。“医术好,医德高,教学能力强,特别注重中医传承。”丁平的同事、门诊副主任刘胜龙说:“他是目前我们县公认的中医理论最强、临床经验最丰富的人,但他非常谦虚,令人钦佩。”
从医36年来,丁平有着丰富独到的中医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个人年门诊量近万人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有效率及技术水平均处本县领先地位,获得同行认可。2012年获评”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获评全县“十佳医生”;2016年获评县先进工作者和“医德医风标兵”;2017年取得国家中医管理局认定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资格;2018年获评“省级基层名中医”。
编辑:罗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