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疏浚的堤基整理规范要求
时间:2021-11-04 11:39:53 阅读:231
一、堤基收拾的要求
1、筑堤作业初步前,按规划要求对堤基进行收拾。
2、堤基收拾规划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堤基收拾边线应比规划基面边线宽出30~50cm。老堤加高培厚,其收拾规划包括堤顶和堤坡。
3、堤基收拾时,应将堤基规划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收拾洁净。
4、堤基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
5、堤基收拾后,应在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契合规划要求。
6、堤基冻住后有明显冰夹层、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
二、填筑作业面的要求
1、地上凹凸不平常,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初步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上斜度陡于1:5时,应将地上斜度削至缓于1:5。
2、分段作业面长度,机械施工时段长不该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
3、作业面应分层一同铺土、一同碾压,阻挡出现界沟,上、底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
4、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时,如堤身两头设有压载渠道,两者应按规划断面同步分层填筑,阻挡先筑堤身后压
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斜度为1:3~1:5。
6、已铺土料外表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
7、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在新层铺料前,应作刨毛处理。
8、出现“绷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9、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观测设备的埋设设备和测量作业的正常进行;并维护观测设备和测量标志无缺。
10、在软土地基上筑堤,或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材料分析作用,教导安全施工。
11、对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应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一同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
12、堤身全段面填筑完成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头护堤地上的坑洼处进行铺填平整。
文章源自:http://www.jzhbsj.com
1、筑堤作业初步前,按规划要求对堤基进行收拾。
2、堤基收拾规划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堤基收拾边线应比规划基面边线宽出30~50cm。老堤加高培厚,其收拾规划包括堤顶和堤坡。
3、堤基收拾时,应将堤基规划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收拾洁净。
4、堤基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
5、堤基收拾后,应在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契合规划要求。
6、堤基冻住后有明显冰夹层、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
二、填筑作业面的要求
1、地上凹凸不平常,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初步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上斜度陡于1:5时,应将地上斜度削至缓于1:5。
2、分段作业面长度,机械施工时段长不该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
3、作业面应分层一同铺土、一同碾压,阻挡出现界沟,上、底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
4、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时,如堤身两头设有压载渠道,两者应按规划断面同步分层填筑,阻挡先筑堤身后压
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斜度为1:3~1:5。
6、已铺土料外表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湿润。
7、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在新层铺料前,应作刨毛处理。
8、出现“绷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9、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观测设备的埋设设备和测量作业的正常进行;并维护观测设备和测量标志无缺。
10、在软土地基上筑堤,或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材料分析作用,教导安全施工。
11、对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应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一同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
12、堤身全段面填筑完成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头护堤地上的坑洼处进行铺填平整。
文章源自:http://www.jzhbsj.com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怎样避免手板模型加工犯错?
下一篇:吊灯要怎么安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