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蚁族崛起、英雄联盟手游火爆背后,暗藏了渠道打法的改革
现在做个游戏项目的风险可太大了。
就拿开服来说,本该是游戏和玩家们高高兴兴的初见面,因为开发成本变高,买量回报变少,反而成了风险最高的环节。游戏还没动工的,得惦记着日新月异的质量标准。游戏差不多快做完的,又得准备着下场,和一堆质量伯仲之间的产品打一仗。
毕竟,开服要是没做好,也没几个游戏能在长线把自己熬出头。
风险有两个源头。第一个来自玩家那边,摆在眼前的产品五花八门,选择太多,迷你战争模拟器玩家也分不清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游戏。第二是厂商那边,手头的项目得做成精品,愈发细分,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资源会投进研发环节,剩下的那点,打包场收益低,打核心圈子难度也不小,左右不是。
但这也并不代表这事没解法。
就拿OPPO渠道来说,有题材小众、首发下载却破60万的君海网络《蚁族崛起》,有预约量轻松拿下1000万+的腾讯《英雄联盟手游》,还有仅用1个月,预约数就增长超1000%的网易《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无论上线前后,数据都能打。
OPPO游戏中心界面截图
深究原因,在我看来,它们除了质量过硬外,还存在另一个共性:产品有了好底子后,他们都选择和渠道做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深挖特定用户诉求。
而这个选择的背后,其实也藏了近两年传统渠道的变革。
01 困局的解法,或许就藏在渠道里
当时看到积木游戏网给到这几款游戏的渠道数据时,我总觉得有些蹊跷。
OPPO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打下沉市场,用户量大,上限不高。而《蚁族崛起》等大小品类、新老IP的案例,按理来说,都算重度游戏,筛用户的能力很强。可最后,它们在OPPO渠道交出的成绩竟都不错,单是《蚁族崛起》的社区内容订阅就接近30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本该水土不服的产品,却在这里表现良好?
首先是OPPO渠道的用户结构变了。其实早些时候,OPPO的定位便不局限在下沉市场。就拿2020年数据来对比,OPPO游戏中心今年的用户画像明显向着高端机型、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其中18-30岁年轻用户数直接占到总用户数的5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同比增长37%,变化激烈。
用户结构变了,渠道的运营策略也随之改变。从结果来看,游戏中心的MAU已经超过1亿,暑假期间的DAU同比增长超15%,尤为突出的是上半年的付费用户渗透率,同比去年增长了30%。高质量的游戏用户盘子扩大不少。
2021 OPPO开发者大会-游戏专场数据
变化之下,整个用户群体的游戏接受度抬高,玩法类型变广,往下细分。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不小的挑战:用户年轻了,审美上去了,他们追求的游戏品质自然不会低。玩家要求变了,就得想办法接住。
OPPO渠道更值得品味的地方是合作模式。在一系列案例中,它和游戏厂商联手,把打法拆得足够细,够针对,要招招都拿捏住渠道用户的特性。
就拿网易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来说。游戏上线前后,OPPO游戏中心就围绕游戏IP,展开跟踪报道的资讯栏目,制作了游戏美术风格的评测,策划了UGC向的互动话题......如此种种,想方设法地刺激玩家对游戏的关注热情。光看当时游戏中心的试玩评测,就有超18万名玩家在围观内容,游戏上线后的热度至今不减。
OPPO游戏中心界面截图
再看君海的《蚁族崛起》。这游戏有些特别,它的底子是经典的SLG,可题材小众,挑了鲜少有人选的「蚂蚁」,而不是经典的中世纪、三国——意味着他们很难复用传统SLG的买量思路。
所以OPPO游戏中心联手君海,先做社区内容,做有趣味的用户教育,提炼题材内容,把战线拉长,最终转化出50万预约用户,游戏首发下载量破60万,是该游戏安卓全渠道新增第一。
OPPO渠道蚁族崛起界面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单能接中重度游戏,小游戏也做得出彩。今年7月-8月,OPPO小游戏上线了「夏日运动会」和「一见三年」的主题活动,整体曝光量破10亿,参与人次超1300万,带动平台游戏分发量860万——2019年春节一炮而红的《消灭病毒》,其实也是在OPPO的协助下产出的。
上一篇:叫板和平精英?韩国人脱离腾讯单干,自己出了款绝地求生手游
下一篇:珍珠棉型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