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话的感受_谈谈学普通话的感受三分钟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学习普通话的感受_谈谈学普通话的感受三分钟

时间:2021-06-28 07:28:06 阅读:234

我是一个彝族宝宝,上学前会说普通话!——零距离感受大梁山“先学普通话”行动

新华社成都5月24日。问题:我是一个彝族宝宝,上学前会学普通话!——零距离感受大梁山“先学普通话”的动作

新华社记者吴光宇

“阿姨好!好叔叔!”五月的清晨,我走进了大梁山腹地昭觉县沙拉底坡乡界坝村的学前教育点,那长尾巴声和奶声的孩子的声音立刻驱散了山中的寒意。

“阿姨,你是哪里人?你是在衣服上画苹果吗?”5岁的纪能飞,脸有点红,一直问这个问那个。仔细听,孩子普通话挺标准的!

记者还记得2016年底刚来这个村子的时候的情况——几个小脸脏的孩子背着弟弟妹妹站在村口,怯生生的看着陌生人,没有回应记者的对话,很快害羞的跑开了。

现在扶贫聚集地旁边的幼教中心,孩子们穿着整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普通话念着《悯农》。

在大梁山,几千年来,彝族人习惯用彝语交流。由于交通封闭,经济落后,与外界交流少,许多彝族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听不懂汉语。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大梁山儿童不会说汉语的问题日益突出,放学后听不懂、跟不上,暴露了学前教育的不足。

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凉山州于2015年10月启动了“一村一幼”计划,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村级幼儿教学点,截至目前全州已开办幼教点3117个,招收幼儿12.61万人。

依托“一村一孩”,2018年5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四川省政府在昭觉县凯斯乡启动了“先学普通话后学普通话”活动。

“这一行动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帮助孩子在入学前学习普通话,理解、敢说、会说普通话,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为上高中和大学打下基础。”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加尔布说。

罗颖,21岁,昭觉彝族女孩,毕业于川北幼儿师范学院,是界坝村两名辅导员之一。“小学二年级之前,我听不懂老师上课说什么。”谈到在凯斯乡上学的经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2017年,当她得知自己的家乡建起了“一村一子”,正在招聘辅导员时,她立刻选择了回国。“每天看着这些孩子从调皮到乖巧,好习惯慢慢养成,普通话也越来越流利。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下课后,吉能肖飞拉着记者的手去了他家。活泼的小男孩喜欢恐龙,清晰地谈论着霸王龙。他的母亲易是彝族妇女。她以前和丈夫在甘肃工作。因为语言不通,她只能在工地上给工友做饭。自从把孩子送到学前教育中心,肖飞每天都在“热卖”,教她妈妈她学的普通话。

“上学前学普通话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孩子背后的家庭。”罗颖说。

这样的故事在记者走访的大梁山十几座深山中的幼教中心随处可见。无论走到哪里,辅导员、村干部、学生家长都告诉记者,自从“一村一孩”、“学前班学普通话”之后,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活泼,甚至成为家里的“外展部长”。

作为一项扶贫领域的创新工作,“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一阶段已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以及安宁河谷县市民族乡镇的“一村一幼”幼教点实施,覆盖幼儿11.28万人。

Sugarbu表示,在帮助民族地区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同时,还将充分考虑民族语言文化背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育,通过开设民族语言课程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结束)

中青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清明扫墓的作文(清明节给亲人扫墓作文)

下一篇:市场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新颖选题)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