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 Prime德璞资本:在又一周的胜利之后 是熊市反弹还是新牛市?
时间:2020-05-25 14:27:18 阅读:306
我们如何描述过去三个月及以后的股市挣扎?
用最简单的定义来说,当标准普尔500指数从高点下跌超过20%时,它就变成了熊市,该指数之前五周内快速下跌35%。除非该指数恢复到2月份的高点,否则它将一直是熊市。在又一个胜利周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从纪录高点下跌了15%。
但熊市的分类涵盖了一切,从1987年的崩盘和1962年的快速下跌(在1950年后的发展中仅是一个脚注),到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多年折磨。
Ned Davis Research有自己的清单来确定熊市,包括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0天内下跌30%,或者至少下跌13%,持续145天以上。
后一种定义将2015年至2016年初的低迷称为熊市,而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这是一次大幅回调,让牛市重现生机。
另一种获取水下市场经验并量化其对公众心理和投资组合价值的损耗的方法是,市场在峰值水平上保持超过10%的亏损的时间。
LPL金融公司的市场策略师瑞安·德特里克(Ryan Detrick)绘制出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0%或更多的时间。自2013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市场首次触及历史高点以来,目前55天10%的“下跌”时间是最长的,是2018年末/2019年初下跌时间的两倍多。
然而,如果将视角扩大到1980年,目前的连跌趋势几乎不可见,还不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熊市的一半时间,比如1990年与相当轻微的衰退相关的下跌。
当然,这个市场可能会就此停滞或下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10%的亏损门槛之下。然而,标普500指数只需要不到4%的涨幅就能将其对峰值的亏损缩小至不足10%,并结束这一势头。
*投资者称这是熊市反弹*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语义学的问题,一个酒吧里的讨论话题。但投资者对这段时期的定义可能决定了他或她对这段时期的预期,也决定了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收复了60%以上的失地后,目前投资者对股票的敞口有多大。
事实上,至少直到最近,大多数专业投资者似乎都是基于一个前提:这是一个熊市。近70%的参与者在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的月度调查(捕获响应从5月7 - 14日)称最近的反弹是熊市反弹——美国银行策略师认为,这表明市场情绪过于谨慎,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净积极因素。
美国银行(BofA)技术人员斯蒂芬·苏特米尔(Stephen Suttmeier)将这一阶段截然不同的观点结合在一起,他指出,之前的长期或“长期”牛市始于“世代低点”,在第七代(包括1957年和1987年)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从某些方面来看,市场正在扩大熊市反弹的范围。
Strategas Research的技术策略师克里斯·弗隆(Chris Verrone)指出,标普500指数近31%的40天涨势仅次于2009年3月的最后一个底部,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了上涨。其他类似的反弹日期大多与1982年、1998年、1975年和2019年初的重要决定性低点重合。
一个明显的例外是:2001年秋季911事件后的强劲反弹,让位于一个糟糕的熊市的恢复,这个熊市在近一年后创下新低。
花旗集团跟踪全球股市,从最近的峰值到其他已确认的熊市,这使得目前的涨势看起来是超额完成的——但也许仅仅是因为崩盘如此之快、如此之深。
除了下跌幅度和复苏程度之外,2020年市场顶部与典型熊市的特征不同。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和大多数看跌者一样,与经济衰退有关,但它是从相当健康的经济状况开始的。
*不是典型的熊*
更常见的是,随着商业扩张逐渐消失和(或)央行过度收紧,牛市会分阶段减弱和动摇,最初会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出现在表面之下。
这是超过10万亿美元市值的断头台上的一小片,而之前的峰值是由疫情大流行和公共政策对此做出的反应造成的。这种情况即使不是前所未有,也是罕见的。
熊市通常也是市场领涨者地位变化的考验。在2000年至2002年的熊市中,科技类股和其他成长型股领跌,小盘股和价值型股开始跑赢大盘,并推动了随后的上涨。
在2007-2009年股市崩盘之前,金融类股和能源类股是表现最好的板块,而在2009年后的上涨行情中,金融类股和能源类股的表现远远落后于科技和消费类股。
到目前为止,在2月份触顶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超大型企业增长和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自那以来一直表现出色。迄今为止,只有一些最不明显的迹象表明,更多的周期性价值和金融类股票可能会缩小巨大的业绩差距。
是的,更多的是这一时刻所特有的:经济冲击的直接深度,各种可能的疾病传播途径(好的和坏的),以及央行和财政部门迅速向经济注入数万亿美元的巨大支持。
因此,无论我们称其为什么,鉴于未来的不平坦及与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正常经济的距离,该市场都为其弹性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并且还有更多的证据可以证明。
本文由Doo Prime德璞资本:https://www.dooprime.net整理至网络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给ERP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