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培训 加盟 净水器                                     投稿

留学申请五大被拒案例

新一年的申请季不知不觉已经悄悄到来,每年同学们最担心的就是offer没来,却先收到了拒信。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五大被拒案例,帮助大家避雷!

  01  、文书只能感动你自己,有什么用?

一位招生官曾在学校的招生宣讲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如果你们有人想要写一篇卖惨的文书,那就一定要真的“惨”!一篇关于你在高二时如何搬到另一个州并且和朋友不再联系的文章,并没有什么用处!

温馨提示:文书很多都是由小见大,发人深思,但一定不要强行卖惨,招生官可能看一眼就直接pass掉了。

  02  、学术造假?闹呢!

一位同学在申请文书中表示,他在高中时期“习惯性作弊”,他认为这种行为让他变得足智多谋,可以跳出固定思维来看待问题。

同时还有另一位学生申请博士被拒,原因是申请essay写作中,抄袭了招生官的论文……招生官表示:都抄到我头上了,这可不能视而不见啊。

温馨提示:不论在哪里,学术造假都是0容忍,千万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03  、邮件群发,低级错误很致命!

威廉玛丽学院的招生官曾收到一篇文书,不论是用词还是语法都堪称完美。但就在招生官准备接受他的申请时,看到学生在文末写道:“这就是我想要去弗吉尼亚大学的原因”。

温馨提示:虽然看似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低级错误,但是每年因为这个原因丢失Offer的学生比比皆是。文书成稿之后,一定要查漏补缺认真检查!

  04  、不要抖机灵!

有学生给招生办公室邮寄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他自己的一只破旧的略带臭味的鞋子,并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希望这可以帮助我踏进校园大门”。

印象够深刻,结果够惨淡。

温馨提示:申请系统已经明确的标明了我们申请所需要的一切材料,踏踏实实好好准备就好!

  05  、不要在社交媒体乱说话!

一位同学来自低收入的少数族裔家庭,拥有优异的成绩,并且他已经拿到了斯坦福的offer,但是可能高兴过头了,于是他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推文:“F**k yeah, I got in.”并艾特了斯坦福。

于是校方高兴的点开了他的主页,紧接着看到了大量关于女性和毒品的不当言论。随后校方立刻打电话给学生高中,取消了Offer。

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之前南卫理公会大学法学院就曾宣布,一名法学院新生因在社交媒体上有“种族歧视行为”,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温馨提示:永远不要涉足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毒品、黄色、暴力等“禁区”。对于留学生而言,也要注意工作、兼职、移民、买房、代购、办身份这类会让人质疑你去美国求学的真实性的词,也绝对不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