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故事|要“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更要有“自知之明”
时间:2020-05-28 13:48:18 阅读:293
毫无任何海外背景,是Joe个人履历中的最大短板,而复习备考时所遭遇的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也曾让他颇受打击。但是,出于对“MBA申请”的坚定信念,再结合ACMBA的专业辅导,Joe最终成功斩获了多所商学院的录取Offer。
学员简介: Joe
Joe,理工科教育背景,近四年金融投资相关工作经历,在2019-2020年度MBA申请季中,Joe被港科大商学院及中欧商学院同时录取。
作为一名理工男,和Joe的交流也非常直截了当:“我的教育经历和工作背景全是在国内,是正儿八经的“纯国内背景”,本科在四川的一所985/211大学主修统计学,随后又前往北京的一所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术背景是纯理工科的。”由于在校期间对一级市场与投资相关领域比较感兴趣,所以Joe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先是加入了国内某产业投资基金担任分析师,任职两年后,他跳槽到了一家初创公司继续从事投资相关的工作,至今也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
因为在学生阶段所专攻的全都是应用统计和编程,而现在从事的职业却是和金融紧密相关,Joe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商业思维不够娴熟;另一方面,在处理工作业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投资机构打交道,其中不乏一些海外的规模大、级别高的投资机构,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Joe也意识到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比较欠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很难在现有职位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由于近年来投资行业的发展并不景气,市场低迷与政策收紧让Joe也多少感到一些沮丧,与其继续在萎靡不振的行业里挣扎,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去充实自我。虽然自己已经手握一个研究生学历,但通过他的了解与调研,Joe发现MBA的教学体系是独立于所有硕士项目的,而且通过商学院系统的培训,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自身综合能力的短板,所以他逐渐确立了申请MBA的目标;再加上过往毫无任何海外经历,为了积累一定的International Exposure,Joe决定不再考虑大陆地区的MBA项目。
2018年底,Joe便开始谋划MBA申请,但是作为一个商科的“圈外人”,他对于究竟如何着手准备是毫无头绪的,起初,Joe所咨询的都是诸如“新东方”等常规的留学中介,但是获得的帮助极其有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对于MBA申请有一定研究的“战友”,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了ACMBA:“这个哥们儿重点给我推荐了ACMBA,他说自己以及身边的一些朋友都跟AC沟通过,大家一致认为AC十分专业,在他的介绍下,我关注了ACMBA的微信公众号。”
把公众号的文章从头到尾“扒了”一遍之后,Joe不仅构建起了MBA申请的基本认知,对于ACMBA的信任也增加了几分。随后,他加入了ACMBA的官方微信群,并在群内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了解到Frank是AC的“创始人”和“首席导师”,于是他便添加了Frank为微信好友。原本没好意思和Frank说话,结果对方却先主动和Joe打了个招呼:“这个举动让我感觉Frank非常和蔼可亲,并不是想象中的高高在上,所以我和他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和诉求,Frank决定跟我约时间通个话,详细聊一聊。”
Joe说,他和其他MBA申请机构的沟通时长,最多不超过20分钟,但是和Frank的这次通话,竟然一聊就聊了两个小时:“我知道像Frank这样级别的顾问,都是以“小时”来收费的,我说话比较直接,但事实就是这样。在这样的大前提下,Frank完全不计成本地倾听我的情况,又十分具有同理心地为我提供了非常专业的评估和建议,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次交流之后,Joe仔细思考了接下来的打算,并在一周之后决定报名成为ACMBA的学员。
2019年三月,Joe正式开始进行选校研究,结合自身需求与偏好,再考虑Frank给出的建议,他总共确定了四所目标院校,分别是位于美国的NYU Stern、Cornell Johnson与位于国内的港科大、中欧。对于Joe而言,首先在意的是能不能在就读期间提升知识储备,因此课程设置是他非常看重的,而这四所商学院都有着非常丰富又合理的学科安排,完全符合Joe的“深造需求”;其次,地理位置必须纳入考量,位于大城市的商学院相对而言会有更丰富的求职机遇,也方便接触到较为前沿的行业资讯,可以显著提升就读体验,而且这四所商学院在金融领域的校友资源都比较强大,能够有效推进他在毕业后实现职业目标的进程。
因为启动时间较早,原本打算在Round 1就提交所有申请,但是因为Joe的语言考试和GMAT一直没能顺利出分,所以只能延后到Round 2。升上研究生后,Joe就基本上没再学过英语,工作中更是完全不会涉及到使用英语的场合,因此要把一门荒废了五六年的语言重新捡起来,对他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复习备考到最终出分,Joe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托福分数从起初的60多涨到了90多,但是死活不过百,最后他转考了雅思,终于成功破7。
“GMAT我考了五次”,Joe一边苦笑一边回忆:“从一开始的510刷到了710,说实话卡住我的还是英语水平,数学部分基本上次次都是满分,但是Verbal就真的惨不忍睹。那段时间因为迟迟不能出分,我挺受打击的,那种不断在失败中挣扎的感觉十分煎熬。但我觉得,既然认定MBA是自己的目标,那就不要留退路,更不应该随随便便就说放弃。”
Essay写作也在申请过程中对Joe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有想过、也没有契机去对自己的过往经历进行总结,以至于在辅导初期,Frank根据ACMBA独家整理的六个素材挖掘维度对Joe进行点拨时,他对Frank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毫无头绪,更加不明白要如何下笔梳理。不过也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在Frank的耐心引导下,Joe根据每个模块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转变思维,再结合Frank对于具体操作方法的讲解和拆分,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中,Joe对于MBA申请的各方面认知都有了螺旋式的上升。
除此以外,Joe还觉得ACMBA的辅导模式特别合理:“先是主管导师带领学员做前期的认知构建和各种细致的梳理,然后进入到写作环节,再由匹配到的校友导师对Essay进行多轮次的修改与辅导。每一个校友导师也有不同的辅导风格,从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出不同商学院的一些特色。当然了,要想真正把不同商学院的文书写作技巧内化吸收,必须要主动和校友导师以及助教进行沟通,导师团里的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为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Joe在Round 2完成了所有申请材料的提交。
等待了一段时间后,Joe收到了港科大和中欧的面试邀请,受疫情的影响,这两所商学院的面试也改为线上进行,整体而言,中欧商学院的面试问题大多根据申请人的背景和材料“量身定做”,面试官们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申请人进行深入的追问,而且也偏好让申请人就一些当今时政热点发表看法,至于港科大商学院的面试问题则相对常规。
关于面试的准备,Joe说:“结合ACMBA提供给我的面试辅导材料,基本上已经可以涵盖面试中会遇到的90%的题目了,除了要将答案熟记于心,充分的模拟演练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准备的时候专门把自己的Mock过程用手机录了下来,事后回看能够很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语气、神态、肢体动作等等是不是需要有所改进,这个方法十分有效。”
两周后,港科大和中欧都传来的好消息,Joe被这两所商学院的MBA项目同时录取,仔细权衡之后,他决定接受港科大的带奖Offer。回顾这一年多的申请经过,Joe有许多感慨:“那些背景很强的申请人可能并不能从我的经历中获得多少共鸣,但和我一样完全没有海外背景的申请人们,我想跟你们说,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它是在MBA申请这条路上支撑你走下去的关键。”
“另一方面”,Joe补充道:“我知道在各种MBA战友群里,很多人经常会发表一些‘非北美M7/S16商学院不申’的论调,这些是个人偏好我不妄加评价,但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商学院,排名高的你不一定够得着,排名低的也不见得就不值得去读,关键在于有‘自知之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水平,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商学院,然后在ACMBA的辅导下,一点一点地朝着目标前进。”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在你的余生中,你会变得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