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3P,避免文书模板化的方法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1P+3P,避免文书模板化的方法

时间:2022-10-25 10:31:16 阅读:212
讲到这里,我估计大家会担心,照水哥你这么做,PS或者Essay最后都成标准套路了,跟模板化的文书就没啥差别了啊。其实我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后来我发现搞清楚基本规律和写八股文书是两件事情。

首先大家要明白,真正好的公式、套路是基于对底层规律的准确理解得出的。就像神话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从全世界的神话故事中找到了“英雄之旅”的故事原型,整个好莱坞的编剧们都会按照英雄之旅的逻辑来设计故事情节。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星球大战,都跳不出英雄之旅的逻辑。

要写出自己的精彩申请故事,一个个性化的PS,你可以用 1P+3P来设计自己的PS。也就是4P中,找到自己最核心的那个P,用这个P去串联其他3个P。一篇PS也好、Essay也好,一定是要有主题思想的,如果你均匀分配,4个P都成为重点,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重点了。

我通过十几年的观察很确定,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中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在同一个家庭中,他们也会有着不同。所以整个PS写作,只要去找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真实的、特别的素材,就能写出来个性化,又打动人的PS。

比如我的学生小Q,304的GRE,80分的托福,逆袭UCSD和Gatech的CS录取。如果看表象,他的核心经历和很多学生一样,有实验室经历、有实习经历、有挂名paper,看起来我们写PS时是跳不出这些东西的。

但是在我跟他聊留学PS写作的那个下午,我问他美国读书的压力困难的时候,他跟我讲,他发现有个中国同学,学得压力很大,都快抑郁了,于是就会经常拉着他出去。而且他们学校有一座桥,桥边有一棵树,树上会挂着跳桥自杀学生的鞋子纪念;我发现他挺善良的。

然后又回到他大二创业做网站的经历,问他做事动机,他说他做网站就是觉得很多中国学生在那边买东西,租房子之类的,信息交流起来非常低效。当我们两个梳理完他所有的个性特点后发现,这个是他的优势。

于是我们就把属于职业规划这个P中的做事动机作为核心特质,去串联其他3个P。于是开头,我们用他同学感谢他的场景作为故事,点出他的特点:愿意帮助别人。

出于这个考虑,把他大二创业的事情做了较为具体的说明,而不是花大篇幅描述他大三大四的实习和科研经历,虽然这个项目从技术难度上比他在大三大四实习科研做的东西要弱。

但这样可以很好地诠释他的做事动机,让教授看到他在未来能够爆发出来的潜力。这样出来的PS,学生自己觉得很符合自己的真实想法,又很符合学校的需求。
 
郑重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留学生考试代考教你如何“弯道超车”

下一篇:网课代考会被检测出作弊吗?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